土地出让“两集中”政策正在各地得到落实。
3月31日,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联合发布了2020年度第一批次商品住宅用地出让公告,共计30宗地块,土地面积约169公顷,建筑规模约345万平方米。
此外,按照自然资源部关于做好2021年度住宅用地供应分类调控工作中招拍挂出让住宅用地的有关要求,2021年,北京市将于3月、7月左右、11月左右分三批次发布商品住宅用地出让公告。
已有9城发布集中出让供地信息
从首批供地宗数上来看,天津暂列第一,第一批计划出让58宗地块。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于3月31日发布的信息显示,天津市拟在2021年计划分为3、6、9月三批挂牌土地。天津首批集中挂牌58宗住宅用地,拟出让土地面积合计约375.5万平方米,挂牌起始总价约合502.9亿元。此次挂牌的地块分布遍及市区、环城、滨海和远郊。
杭州首批挂牌宗数次之。据杭州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信息预告,第一批集中出让共计有57宗,出让面积约4533亩(约302.2万平方米)。其中西湖区3宗,江干区3宗,拱墅区2宗,下城区3宗,滨江区2宗,钱塘新区7宗,萧山区12宗,余杭区7宗,富阳区6宗,临安区12宗。
一线城市中,广州和北京分别计划首批推出48宗及30宗宅地。其中,广州首批48宗宅地计划4月底集中出让,总用地面积约393.6公顷,按区域分布来看,荔湾区1宗、白云区8宗、黄埔区3宗、花都区4宗、番禺区5宗、南沙区5宗、从化区4宗、增城区18宗。北京则明确首批集中供应30宗项目,共涉及12个区,其中朝阳区10宗,建设用地面积约41公顷。
江苏南京则于3月29日集中对外推介了33宗商品住宅类用地,33宗地块合计总出让面积218万平方米,分布在建邺区、栖霞区、江宁区、浦口区、六合区、玄武区、秦淮区、雨花台区和江北新区。其中,推地面积最多的前三个区分别是浦口区5幅、58.76万平方米,雨花台区7幅、51.92万平方米,江宁区8幅、47.62万平方米。
无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则计划于4月28日以挂牌方式出让16幅地块,其中纯宅地15幅,1幅为居住、商业用地,共计94.93万平方米,土地出让金起始总价约227.731亿元。
另外,苏州、合肥、成都等地则公布了全年供地计划,其中苏州全年计划住宅用地供应116宗,总面积615公顷。合肥计划今年拟供应土地2633公顷,其中住宅用地660公顷;成都计划2021年全年住宅用地供应1050公顷,其中商品住宅类用地供应700公顷。
“集中供地”可控制房价上涨形成合理预期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指出,后续其他城市集中供地的情况值得期待,同时通过集中供地也有助于真正在房地产长效机制方面发挥作用。集中供地也考验房地产企业的拿地计划、资金情况,给开发商投资拿地增加了一定难度。
今年2月24日,一份网传文件显示,按照住宅用地分类调控文件要求,22个重点城市土地出让将实现“两集中”。所谓“两集中”,即集中发布出让公告、集中组织出让活动。
文件广为流传的同时,包括山东青岛、天津市、郑州市等多地开始发文明确今年将推行住宅用地“集中供地”模式,全年将分3批次统一发布住宅用地招拍挂公告。
随后的2月26日,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司负责人公开表示,今年要求各地进一步将住宅用地出让信息合理适度集中,重点城市要对住宅用地集中公告、集中供应,让各类市场主体和消费者充分掌握信息,形成合理预期。
上述负责人指出,减少土地公开出让过程中关联信息不充分所带来的对市场预期的影响,纠正信息披露的随意性、碎片化、不确定等不规范问题,防止市场主体由于不掌握重要关联信息带来的竞争,今年要求各地进一步将住宅用地出让信息合理适度集中,重点城市要对住宅用地集中公告、集中供应,让各类市场主体和消费者充分掌握信息,形成合理预期。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报告指出,“住宅用地集中出让”将提高参加土地竞拍的门槛,利好资金实力强的企业。由于土地出让流程中存在保障金制度(郑州50%,天津25%-100%,青岛100%),集中出让将使得保障金集中缴纳规模增加,对于资金实力较弱的公司,参拍数量受限,而筹资能力强的公司则可以广泛参与。
同时,“住宅用地集中出让”也可以降低单一项目竞争的热度,降低土地成本。22个重点城市占全国土地市场金额口径比例大约为43%,也是房价上涨压力较大的区域。集中供地带来的参拍企业数减少,竞争格局改善,降低地价,除控制房价上涨外,也会改善企业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