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中国从封闭落后迈向开放进步,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从积贫积弱迈向繁荣富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70年来,中国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历史性跨越。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5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仅为679亿元,到2018年超过90万亿元,2013-2018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28.1%,居世界第一位。
70年来,中国从结构单一到百业兴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大国,到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转变。1952年,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0.5%,农业吸纳了83.5%的就业人口;到2018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7.2%、40.7%、52.2%,就业比重分别为26.1%、27.6%、46.3%,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分别比1952年上升23.5和37.2个百分点。
70年来,中国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对外开放,国际合作和经贸往来发展成就举世瞩目。2018年,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4.6万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223倍,连续两年居世界首位;服务进出口总额7919亿美元,比1982年增长168倍,居世界第2位;实际使用非金融类外商直接投资1350亿美元,比1983年增长146倍,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第二大外资流入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1205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41.3倍,年均增长28.4%。
70年来,中国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195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98元,人均消费支出仅为88元,到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228元,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9853元。
此外,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在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统筹建设、区域发展布局、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都发生了巨变。
大国腾飞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基础极为薄弱。农业处于“靠天吃饭”的状态,80%的就业人口从事农业生产,但粮食产量较低,国民挣扎在温饱线上;工业部门十分单一,只有采矿业、纺织业和简单加工业,大量工业产品依赖进口;当时经济建设首要任务是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服务业处于辅助和从属地位,发展较为缓慢。
195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仅为679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19元。经过长期努力,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到3679亿元,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为1.8%,居全球第11位。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辟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人民群众生产积极性得到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生产力迅速解放和发展,经济实现快速增长。1979-2012年,我国经济年平均增长率达到9.9%,比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快7.0个百分点,也高于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同期平均水平。
我国经济体量持续攀升,实现对西方发达国家的赶超,2000年突破10万亿元大关,超过意大利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2010年达到412119亿元,超过日本并连年稳居世界第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持续提升,经济持续较快增长。2013-2018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为7.0%,明显高于世界同期2.9%的平均增长率。近三年,我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70万亿元、80万亿元和90万亿元大关,2018年达到900309亿元,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9732美元,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中国经济的腾飞,成为拉动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2006年以来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1961-1978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1.1%;1979-2012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15.9%,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2013-2018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28.1%,居世界第一位。
我国经济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发生巨大变化,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与升级。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农业基础作用不断加强,工业主导地位迅速提升,服务业对经济社会的支撑效应日益突出,三次产业发展趋于均衡,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
随着农田水利设施的补齐和机械化应用、联产承包制释放农民积极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的完善等,以粮为纲的传统农业转变为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农业基础地位更加巩固。
工业实现了从产品单一向门类齐全的变化,我国成为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0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增加值自2010年起稳居世界首位,“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逐渐增强。其中,我国航空航天、电子通信、医疗仪器、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技术产业蓬勃发展,高铁、核电等重大装备竞争力居世界前列。
服务业规模日益壮大,成为中国经济的第一大产业,对经济贡献度稳步提升,也成为吸纳就业最多的产业。具体来看,当前在互联网的推动下,餐饮、批发零售等传统服务业加速转型;软件信息、租赁商务等新兴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工程设计、质检技术等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快速成长,支撑制造业迈向价值中高端。
从数据上看,1952年,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0.5%,农业吸纳了83.5%的就业人口。到1978年,随着工业的发展,农业增加值比重降至27.7%,就业比重降至70.5%。随着服务业综合实力的增强,服务业对经济影响力愈发凸显,2011年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提高到35.7%,首次超过第一产业,成为吸纳就业最多的产业;2012年,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至45.5%,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增加值最大的产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阶段,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推进,三次产业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2018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7.2%、40.7%、52.2%;就业比重分别为26.1%、27.6%、46.3%,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分别比1952年上升23.5和37.2个百分点。
科技强国新征程
中国经济发展壮大,离不开科技的支撑。中国科技实力实现了从难以望其项背到跟跑、并跑乃至领跑的历史性跨越,中国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大国,并向着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迈进。
新中国的科技事业几乎从零开始起步,但是在这张“白纸”上迅速涌现出了一批追赶世界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1958年,我国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试制成功。随后,半导体三极管、二极管相继研制成功;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成功,第一枚自行设计制造的运载火箭发射成功;1965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1967年,第一颗氢弹空爆成功;1970年,“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这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体制下的产物。当时,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初步建立了由政府主导和布局的科学体系,打破封锁,发愤图强,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科技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辅相成,互为支撑。我国科技力量结构和布局得到优化的同时,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也大幅提升。
这一时期,我国高技术制造业、新兴产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等领域科技能力持续增强,重大产品、重大技术装备和重大科学设备的自主开发能力以及系统成套水平明显提高,有力地支撑了三峡工程、青藏铁路、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奥运会、世博会等重大工程建设和举国盛事,“中国制造”走遍世界。
进入新世纪以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我国科技发展再次面临重大机遇。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被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我国科技发展再次提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显著成绩,实现了从过去的追踪跟跑逐步向并跑领跑的历史转变,踏上了从科技大国迈向世界科技强国的新征程。
我国原始创新不断取得新突破,在量子科学、铁基超导、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CIPS干细胞等基础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高技术领域捷报频传,像神舟飞船与天宫空间实验室在太空交会翱翔;北斗导航卫星实现全球组网;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海斗号无人潜水器创造最大深潜纪录;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第四代隐形战斗机和大型水面舰艇相继服役。此外,国产大飞机、高速铁路、三代核电、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取得一批在世界上叫得响、数得着的重大成果。
目前,我国研发人员总量稳居世界第一,研发经费投入规模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快速增长,2018年达19657亿元,1992-2018年年均增长20.0%,远超同时期按现价计算的GDP年均增速。
企业是创新投入的主体,2017年我国研发经费中企业资金达到1.35万亿元,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的76.5%。加大创新投入是企业转型的重要着力点,像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逾四成开展了技术创新活动,共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19.2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73.3%。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了全社会的创业创新热情,各类市场主体蓬勃发展。2018年,我国日均新设企业1.8万户,加上个体工商户等各类市场主体日均新增5.9万户。
以“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创新,正在重构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大数据、云计算应用不断深化,可以预判到,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走向实用,将催生出一大批大数据企业、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电子政务、信息惠民、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的迅速兴起,大力提高了政府治理水平和民众获得感。
从封闭到全面对外开放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与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抓住全球化机遇,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再到共建“一带一路”,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显著拓展。
对外贸易是衡量一国经济开放度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总体上处于相对封闭状态,贸易主要在国家的集中安排下根据计划要求进行,进出口始终在较低水平上徘徊。改革开放后,我国贸易大国地位不断稳固。
1978年至2018年,我国货物进出口增长223倍,年均增速14.5%,高出同期全球货物贸易平均增速7.5个百分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货物贸易规模增长明显加快,相继超越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2009年,我国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2013年,我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2014-2015、2017-2018年,我国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2018年,我国货物进出口占全球份额为11.8%,其中出口占12.8%,进口占10.8%。
对外投资合作也是我国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融合的重要方式。随着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多双边务实合作深入推进,我国对外投资合作不断实现新的突破。
比如,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攀升。联合国贸发会议《世界投资报告》显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由2002年的全球第25位跃升至2018年的第3位,流量由第26位跃升至第2位,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稳步推进贸易强国建设,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我国正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自信的步伐融入世界经济。
我国把自由贸易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提出了建设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自由贸易区建设不断加速发展,布局逐步完善。截至2019年5月,我国已与25个经济体达成了17个自贸协定。商签自贸协定是各国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工具。
随着经济体量的提升以及与世界经济的深度融合,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身影更加活跃,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得到16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参与以WTO改革为代表的国际经贸规则制定,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贡献了中国智慧,展现了大国担当。
“一带一路”正在成为我国参与全球开放合作、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6年来,“一带一路”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一大批重大合作项目落地生根。中国与沿线国家新增航线1239条,占新开通国际航线总量的69.1%。中欧班列已联通亚欧大陆16个国家的108个城市,累计开行1.3万列。中缅油气管道、中泰昆曼公路全线贯通,中老铁路、中泰铁路稳步推进。中国同“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总额超过6万亿美元,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900亿美元,为各国提供了更良好的营商环境、更便利的生活条件、更多样的发展机遇。“一带一路”正成长为推动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的重要引擎。
从温饱不足到迈向全面小康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城乡居民收入保持了快速增长,消费水平明显提高,特别是扶贫开发取得的骄人成绩为世界所赞誉。
新中国成立之初,居民收入水平很低。195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98元。由于人口增长快,积累和消费关系不合理等原因,197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仅为171元。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带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228元,比1978年实际增长24.3倍。
新中国成立初期,从战乱中挣脱出来的中国人民,第一要务是解决温饱问题。那时候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支出占整个支出中比重接近70%。随着收入较快增长,居民消费能力显著提升,吃、穿等生活基本消费品占比下降,2018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降至28.4%,比1978年下降35.5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明显。上个世纪80年代,青年男女们结婚需配备的三大件,是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到上个世纪90年代,拥有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变成人们追求的需求;现在,人们更多追求则转到房子、汽车等耐用品,以及各种新潮黑科技产品和旅游等服务型消费。
消费的快速增长和持续升级,也改变了我国经济需求结构,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着力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的关键性作用,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升。2018年,我国最终消费率为54.3%,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76.2%。
居民收入的增加,重要因素之一在于就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就业也是最大的民生。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就业总量从1949年的1.8亿人增加到2018年的7.8亿人,扩大了3.3倍,其中城镇就业达到4.3亿人,比1949年增加了27.3倍。城镇就业人口增长迅速,是我国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的结果。建国初期,我国城镇化水平很低,人口城镇化水平仅为10.6%;到2018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则已经升至59.6%。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收入分配问题,着力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城乡和区域收入差距持续缩小,收入分配格局明显改善。2018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为2.69,比1956年下降0.64,比2012年下降0.19。
新中国成立前,国家积贫积弱,人民贫困如洗。上世纪50-70年代,城乡居民生活有所改善,但农村贫困问题始终突出。按照2010年标准,1978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7.7亿人,农村贫困发生率高达97.5%。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业、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和扶贫开发大力推进,我国贫困人口大幅减少。2012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下降至9899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降至10.2%。
党的十八大以来,扶贫力度进一步加大,精准脱贫政策陆续出台,尤其是脱贫攻坚战大力推进,贫困人口脱贫明显加快。2018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至1660万人,过去6年共减少8239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7%,过去6年下降8.5个百分点。我国农村从普遍贫困走向整体消灭绝对贫困,成为首个实现联合国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对全球减贫贡献超过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