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化村“漏水”事件舆论还未平息,刚刚进入交房期的万科世纪之光二期项目又陷入“纸板门”事件。近期,杭州万科多个楼盘因装修减配、工程质量等问题引发业主维权,将万科推上了舆论风口浪尖。
2018年12月29日,上海万科七宝生态园项目在建工地发生事故,导致3名工人死亡。2018年以来,万科在中山、贵阳和郑州等多个项目发生事故。如此频繁的质量和安全事故,在万科的历史上并不多。
不仅仅是万科,在奔向万亿规模的道路上,碧桂园在工程事故上爆发频率并不比万科逊色。2018年以来,碧桂园陆续被爆出在上海、六安、安阳等地发生多起工程事故,让这家世界第一大房企陷入舆论漩涡。随后,碧桂园成立了安全生产委员会,由杨国强担任委员会主任,并提出“提质控速”,?宁可放慢一些发展速度,追根溯源地全面提升公司管理水平。
无论是万科,还是碧桂园,频繁质量和安全事故门背后,正如恒大集团主席许家印所言:企业往往由于高速增长发生管理失控,这是所有企业的通病。
一位50强房企产品及运营副总裁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房企在规模做大的过程中,管理半径增大,管理精细度必然会遇到更大的挑战:“随着规模变大,如何平衡效率和管理质量,是全行业都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
龙头房企事故频发
对于多数房企,2018年注定是值得铭记的一年,这一年,中国两家最大的房企碧桂园和万科都未摆脱工程质量的拷问。
2018年6月24日,上海奉贤碧桂园在建项目发生坍塌事故,造成1人死亡、2人重伤、7人轻伤。这起事故引发舆论关注的不仅仅是生命,还有作为建设单位的碧桂园的态度。
7月30日,上海奉贤区安监局发布调查结论,认定这是一起生产安全责任事故。调查结论直接指出,作为建设单位,碧桂园旗下的上海湾碧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盲目赶工催进度,压缩工期,是导致事故的一个间接原因。
调查报告称,项目公司提出售楼处要在6月30日结构封顶的目标。此次事故发生前,项目曾被安质监站责令停工两周。但公司没有根据规定,提出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技术措施和方案,反而要求施工单位以进度为先。
距离上海事故一个月,7月26日,安徽六安碧桂园一项目工地发生活动板房坍塌事故,“造成6人因抢救无效死亡,1人伤情危急、2人伤势较重”。同样在7月,杭州碧桂园一处工地,基坑连带公路路面一起塌陷。
一个月时间三起事故,让素以高周转和成本管控而著称的碧桂园陷入舆论危机。六安事件第二天,7月27日晚,碧桂园宣布,旗下全部项目立即停工,彻底排查和整改安全隐患,包含工程红线以外的施工队临时设施都应纳入本次检查整改范围。
8月3日,碧桂园在总部举办一场“走进碧桂园——全国媒体见面会”。8月21日,碧桂园主席杨国强在致投资者一份信中,首次为事故进行道歉。
很快万科接棒成为工程质量和安全事故的主角。2018年万科在中山、贵阳、郑州和上海在建工程接连发生事故,将这家一向以品质和服务著称的龙头房企遭遇极大信誉危机。
2018年11月12日,中山万科一项目在建工程发生地下室顶板局部坍塌事故,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按照中山市古镇的通报,坍塌原因是填土作业人员违反操作规程,且大型满载平板车停放不当,导致顶板过于集中荷载,造成局部坍塌。
2018年12月14日,郁亮在回应此事称,很多工艺在实践中出现问题,也需要不断加强规范。“确实万科在工业化建筑方面做了很多研究,这方面研究开始有一些行业规范,我希望工业化能够提高质量、安全度。这个问题也暴露出我们方方面面都需要改进。”
郁亮的话音还未落下,12月29日,导致3人死亡的上海万科工地事故爆发。
追求规模与管理难题
上海万科工地事故发生的当天晚间,万科发布声明称,即日起,万科所有在建基坑项目先行无条件停工,全面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如有问题立即整改,核确保绝对安全后方可复工。
一位千亿房企工程部经理对经济观察报表示,造成坍塌事故原因有多种。一般而言,放坡不够、基坑周边堆载过量、技术与安全措施没有落实到位,以及抢工期带来的安全管理疏忽等,均有可能造成该类事故。
上海万科工地事故原因还未发布,2019年元旦刚过,青年作家张艳华给万科董事局主席郁亮发出两份公开信,称自己在万科杭州良渚文化村玉鸟流苏产业园700平方米书吧有45处漏水。
随后,杭州万科世纪之光二期纸板门被爆出,人们在乎的不仅仅是质量问题本身,更多在乎的是为什么发生在万科身上。
包括碧桂园、万科等龙头房企在内,近年都在不断推进工业建筑化和标准化管理,但是随着项目数逐渐增加,一套完整的工业建筑标准化流程在各地实践时可能出现差异,甚至发生管理失控的事件,酿成安全事故。
前述房企产品及运营副总裁透露,他曾经参观过碧桂园东莞的SSGF体系,体验感很好:“这个技术走在了行业前列,不管在效率上,还是管理质量上,但我认为很难大范围推广,原因在于垂直供应链的限制。”“现在房企为了规模,对效率指标都有高要求,一套标准化流程下放到各个区域,对于效率完成是有强管控目标的,这种对效率追求有可能导致管理变形;在执行时,由于各地情况不一样带来动作变形,有可能导致整个项目管理失控。”该副总裁分析说。
从行业来看,龙头房企的指标量化和标准化制度建设领先于诸多房企,但即便如此,也很难确保全部项目质量的过关。前述房企产品及运营副总裁认为,对于龙头房企而言,很多地方城市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偶发性的,但事故背后也有一定的必然性:“它规模大,进入城市多,概率上比别人出事的几率都大多了。一旦精细管理铺网没有铺的那么密实的话,偶发率就高多了。哪家企业也不愿意发生这样的事情。”“在规模做大的过程中,我们都在思考如何应对管理失衡的挑战,不管是龙头,还是小企业。行业需要一个从粗放到精细的过程。”该副总裁说。
成本控制与质量平衡
在冲击规模的道路上,房企的速度变得越来越快,龙头房企也成了多数房企的对标和学习对象。前述千亿房企工程部经理负责项目土建管理。据他透露,其所在公司在抢开盘时间方面向碧桂园学习。
该人士表示,其所在公司开发的一个项目,2018年7月份获取土地,总部要求10月份必须开工,12月初开盘销售。他认为,在过于追求高周转情况下,项目质量确实难以得到保障。“为了抢开盘,对质量管控都是睁只眼闭只眼,我们没多少话语权,没办法。”
作为全球最大的房地产企业之一,碧桂园身上有着诸多显眼的标签,除了高周转,对成本严格把控也是碧桂园的法宝之一。
经济观察报获悉,在2018年12月底召开2018设计系统座谈交流会上,碧桂园主席杨国强多次提及安全的重要性,同时也告诫设计系统部门负责人如何节约成本。
杨国强告诉碧桂园的设计师们:“现在公司在全世界开发,一平方米省一块钱,我们就可以节约六千万。设计院是节省成本的龙头,你们画的每一笔都是钱,值不值得这样画,要认真思考。”“这个是碧桂园一直以来的指导思想。从这个里面,可以看出我们的企业文化,以及日常的管理。设计系统只是一个缩影。”一位碧桂园员工评价说。
前述大型房企工程部经理表示,很多建设单位控制成本,盲目赶进度,几乎成了行业通病。“施工单位偷工减料、没有按照图纸要求施工、安全意识薄弱、施工前交底不到位等因素,都有可能造成事故。”
他进一步透露,每个项目都有监理,负责项目质量验收,但监理一般都唯甲方马首是瞻,“这是业内心知肚明的事情,质量和进度本来就是矛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