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楼市迎来利好政策。
3月24日,深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印发了《深圳市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规定》(简称《规定》)和《关于进一步明确我市住房公积金提取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简称《提取通知》),将于2023年4月7日起正式实施。
与之前相比,《规定》加大了对于购买首套住房、多子女家庭购房、购买绿色建筑住房等公积金贷款额度。其中,将按照不同的情形组合上浮贷款额度,上浮比例为20%、30%、40%。像生育二孩及以上的多子女家庭(至少一个子女未成年)使用公积金贷款购买首套住房,且所购住房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二星级及以上的绿色建筑的,其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可以上浮40%,即最高可贷额度提升至126万元。
此外,《提取通知》新增了老旧小区改造提取情形,优化非深户离深销户提取住房公积金业务,并将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纳入提取支持范围。
公积金最高可贷额度提升至126万元
《规定》指出,公积金贷款可贷额度为申请人公积金账户余额或申请人和计算可贷额度的共同申请人公积金账户余额之和的14倍,且可贷额度不高于单套住房的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单独申请的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为50万元,申请人和计算可贷额度的共同申请人共同申请的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为90万元。但是,满足一定的情形,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可以上浮一定比例。
具体来看,使用公积金贷款购买首套住房的,其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可以上浮20%;使用公积金贷款购买首套住房,且所购住房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二星级及以上的绿色建筑的,其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可以上浮30%;生育二孩及以上的多子女家庭(至少一个子女未成年,下同)使用公积金贷款购买首套住房的,其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可以上浮30%;生育二孩及以上的多子女家庭使用公积金贷款购买首套住房,且所购住房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二星级及以上的绿色建筑的,其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可以上浮40%。
这也意味着,满足条件的职工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可由原来的50万元提高至70万元,职工家庭公积金贷款可由原来的90万元提高至126万元。
3月24日,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深圳公积金额度提升的政策,充分体现了对于当前合理住房消费需求的提振。其很大程度上对于首套房给予了重点支持,有助于降低首套房的认购成本,进而带动首套房交易需求的提振。
乐有家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2月深圳一、二手住宅成交均超2000套,环比1月均上涨。其中二手住宅过户量时隔18个月后,重回2500套。不过,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深圳二手住宅月均过户量为2372套,远低于其他一线城市交易水平,距离深圳二手房月度过户量5000套的荣枯线也还有较大距离。
同时,乐有家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月深圳新房住宅网签2041套,环比上涨25%,但与2022年下半年月度交易量相比还是有较大差距。
此外,严跃进也指出,此次政策也对二孩家庭明确了较多的支持。从这个支持可以看出,目前二孩家庭在获取公积金资源方面会有倾斜性的政策,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这也充分体现了深圳对于此类家庭住房方面的关心和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厦门、合肥、沈阳等多地出台政策支持多子女家庭住房公积金贷款。如3月3日,厦门市政府发布了《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其中提出,强化住房支持,对购买首套自住住房的多子女家庭,可给予适当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等相关支持政策。
推动绿色建筑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深圳公积金贷款新政对绿色建筑予以大力支持。
严跃进表示,此次政策对于绿色建筑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具有非常好的效应和导向。同时,也有业内人士指出,这体现了政府有意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减少建筑能源消耗。
《广东省绿色建筑条例》指出,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全寿命期内,节约用地、用水、能源、建材等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民用建筑。而广东省绿色建筑信息平台显示,截至2023年3月,全广东有二星级以上绿建项目共2006个,且不全为居住建筑项目。
2022年3月28日,深圳出台了《深圳经济特区绿色建筑条例》(简称《条例》),于2022年7月1日起实施。该《条例》规定了深圳市新建建筑的建设和运行应当符合不低于绿色建筑标准一星级的要求;大型公共建筑和国家机关办公建筑的建设和运行应当符合不低于绿色建筑标准二星级的要求。
同时,《条例》还明确表示,要落实正向激励措施。将激励政策覆盖面扩展到绿色建筑产业链上下游,以容积率奖励、公积金贷款额度上浮、优先推荐等激励措施,对建设、改造、购买、运行绿色建筑和符合实施绿色建筑发展的主体予以奖励,引导市场消费和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绿色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
3月25日,第一太平戴维斯华南区物业与资产管理部高级助理董事吕艳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往绿色建筑带来的效益是站在开发商角度来描述,现在从买家角度给予贷款政策上的优惠,是一种进步,除了让消费者有机会感知绿色建筑带来的节能、舒适,另外某种程度上也给开发商动力去开发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住宅产品。
责任编辑:张蓓 主编:张豫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