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发生实质性违约。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韶葵 上海报道
当下的阳光城,正在争分夺秒争取投资人票数。
自从三季报突发泰康系派驻的两名董事投反对票事件之后,上周五(10月29日)阳光城(000671.SZ)股票开盘跌停,当天下午,阳光城紧急召开投资人会议,就第一笔即将到期的信托ABS积极与投资人磋商。
知情人士透露,阳光城希望与投资人达成一个共识是:先偿还一半,剩下一半展期一年。据了解,目前这一方案还没获得最后通过,双方还在努力达成一致。
10月30日-10月31日这个周末,阳光城董事局主席林腾蛟与阳光城执行董事长、总裁朱荣斌都没有闲着,一直在化解突如其来的债务挤兑危机。
11月1日,阳光城(000671.SZ)对债券持有人发出了一份化债方案,寻求交换要约和同意征求。
据了解,作为融资选择方案之一,阳光城或将变现手中持有的兴业银行股份,以及与万物云交换的4.8%股权的变现。
截至目前,阳光城公开市场尚未发生实质性违约事件。
化债方案出炉
10月29日,阳光城第一次召开债券持有人会议,林腾蛟携朱荣斌、阳光城执行副总裁吴建斌、CFO陈霓等高管团队参与了会议,主要内容是针对将于11月8日到期的“20阳光优”给出化债方案。
知情人士透露,阳光城CFO陈霓对债务持有人提出了一个化债方案,请求先兑付一半,剩下的一半金额展期一年。该债券存量规模12.7亿元,加上利息,规模13.53亿元。
陈霓指出,如果债券持有人拒绝延长债券期限,公司很难如期兑付该债券。
截至记者发稿时止,大部分债券持有人对方案没有提出过多异议,“难度好大,机会还是有的。”知情人士表示,目前阳光城还在对最后的结果做积极争取。最近几日,阳光城相关人士及债券发行商都在接连加班。
21世纪经济报道从多个核心信源处获悉,对于第一笔即将到期的ABS,阳光城并非没有能力全部付清,但是面对11月的整体债务规模,只有通过谈展期才能有序安排所有到期账目。
通过梳理公开信息获悉,阳光城11月面临的债券规模大约为40亿人民币,包括一笔信托ABS “20阳光优”,发行规模12.7亿,加上利息共13.53亿;一笔4.99亿的供应链融资,加上利息共5.17亿 ;一笔2.47亿美元的美元债,加利息折算人民币共17.34亿;一笔6.365亿的私募债,加利息共6.74亿。
此外,查询用益信托网可见,11月份,阳光城还有5笔信托即将到期,分别为:安顺8号(荆州阳光城文澜公馆项目一期)特定资产收益权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至信1151号阳光城福兴晟股权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第1期、第2期。不过,这5笔信托发行规模总共只有约1.3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得一份阳光城于11月1日发出的境外公开市场的化债方案,显示阳光城目前有8笔存续美元债,共计约22亿美元。
阳光城希望与投资人达成交换要约:“部分兑付+部分新发债券”,具体方案如下:
1、对2023年2月到期的一笔可回售美元债(可回售期为2021年11月12日)、2022年1月和2022年3月到期的三笔债券,共计7.47亿美元,发起交换要约。
2、每1000美元,现金偿付2.5%。
3、新旧债券进行1:1交换。新发行的债券,票面利率10.25%,于2022年9月15日到期。
由此可见,化债方案不仅没有对本金进行削减,还提高了票面利率,且交换要约的三笔债券展期时间都没有超过一年,并且林腾蛟对这些债券都进行了个人附加担保。这表明,阳光城正在积极努力争取不违约,只是希望换取更多时间筹集资金。与此同时,阳光城也表示,对于这份化债方案,公司有足够的财务资源偿还债务。
方案需要得到85%以上的债券持有人同意,将于11月8日出结果。为加速推进方案,阳光城针对8笔债券修改了变更条款,给予持有人0.5%的同意征求费,并提出新债券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以及11月23日之前支付现金对价。
相比已经发生实质性违约的花样年(01777.HK)、新力(02103.HK)、当代置业(01107.HK)等房企之前的“躺平”表现,阳光城目前还在积极争取投资人的同意票数。
三季报隐藏的危机
知情人士透露,阳光城对于“20阳光优”和“20华济建筑ABN001优先”的偿债资金已备好,但如果没有钱进来,11月份到期的美元债及私募债便没钱还了。
三季报数据显示,公司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171.5亿元,较去年底下降了34.06%,主要是公司偿还到期有息负债所致。
据阳光城公布的9月份经营情况显示,公司1-9月共实现销售金额1539.07亿元,同比上升4.5%;销售面积938.63万平方米。
其中,阳光城9月单月实现销售金额209.09亿元,同比增长11.3%,环比增长9.9%。数据看起来不错。
这或许也是泰康系派驻的两名董事质疑三季报的主要原因。
根据10月30日阳光城内部会议透露出来的消息,公司新增融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林腾蛟持有的2.4亿股兴业银行股权,价值约50亿元可作质押;二是持有的万物云4.8%股权。今年8月阳光城和万科股权对换时给予万物云估值约2300亿元,4.8%股权对应估值约百亿。但由于万物云没有上市,没有公允的估值,万物云实际可质押价值或有较大折扣。
如果上述两个融资渠道无法落实,阳光城还会存在实质违约风险。
三季度,阳光城的财报数据明显下滑:营业收入114.00亿元,同比减少18.24%;归属股东净利润9.19亿元,同比少11.57%;扣非净利亏损17.52亿元,同比减少274.27%。
这并非阳光城一家的问题。作为行业头部房企,万科(000002.SZ)三季报的扣非净利润也呈现下滑。而中小房企利润表现更差,比如大名城(600094.SH)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约1695亿,同比下跌94.81%;三季度这一数据为-2978亿,同比下跌202.41%。
在融资收紧的当下,房企债券更容易发生机构挤兑事件。突陷危机,阳光城不会是第一家。
(作者:唐韶葵 编辑:李清宇)